在豆中学子聚会母校植树立碑仪式上的发言
文/王忠蒙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校友们,冯家村的乡亲父老:
大家中午好!
我是王忠蒙,年届八旬,天度村人。是原豆中59级学生。1956年9月1日进校。离开母校整整六十年了。漫长岁月,对母校的思念始终难以忘怀!
人生总是有许多等待,却很少像今天如此的圆满和殊胜。时逾半个世纪,我们终于等到了!时光如流,岁月如梭。想当年,我们分手于同学少年,风华正荗,激扬文字、指点江山;看今朝,久别重逢,曾经的窈窕淑女,翩翩少年,已是双鬓斑白。弹指一挥间,不知不觉已过六十花甲之年、七十古稀之年,以至八十耄耋之年。
我高兴的看到,师生相聚,同学相会的幸福一刻。大家互叙师生之情,畅谈同窗之谊。处处欢声笑语,此情此景,令人十分感动!
很荣幸参加这次机会难得的纪念活动。我们将亲手植下象征高贵和友谊的银杏树,为母校增光添彩。我们亦将树立纪念碑,留下各届学子对母校的思念情怀!
今天,来到久别的母校,昔日的美丽校园,无影无踪。面对断壁残垣,满目疮痍的荒凉景象,学子们无不感到痛心和惋惜!
唯一使人感到幸慰的是,“明德台”虽历经风雨沧桑,依然像一位世纪老人,庄严屹立在母校的故土上。向人们招手致意!令人心潮澎湃,思绪万千!
明德台取意《礼记》之中的《大学》篇首句: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其意思是: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,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。从而使人人达到至善的境界。将军办学之初衷,由此可见!
众所周知,冯华堂将军当年解甲归田,历尽千辛万苦,在家乡冯家创办亲民职校,造福桑梓。其丰功伟绩,彪炳史冊,流芳千秋万代!
此时此刻,往事萦绕心头。七十年前,在我的幼年,跟随伯父伯母走亲戚,就在这座楼台内,我有缘亲近冯公。老人家幽默风趣,和蔼可亲。言谈举止,音容笑貌及果断刚毅的将军风范至今记忆犹新。
今日,身处将军故居明德台,颇感亲切。我有感而发,以此寄托我的思念之情:
昔日故居明德台,
将军解甲展情怀。
亲民职校冯公办,
为国为民育英才。
喜见棟梁承大厦,
出类拔萃遍天下。
古楼雄姿今犹在,
千秋伟业放异彩!
最后,感谢李都平校友等诸位有识之士为举办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,所付出的心血与辛劳!亦感谢冯家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!
祝愿今天的活动圆满成功!祝愿老师学友及所有来宾,身体健康!四季平安!六时吉祥!
愿莘莘学子对母校的念想
千秋万代,薪火相传!
谢谢大家!
2019年3月16日 |